症瘕怎么读(病字头下面一个差是什么字)
                    发布时间:2022-09-24 19:40  
                    浏览量:25
                    泻药。其实最有名的,应该就是 三国演义 里的华佗,要给曹操的脑瘤动手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内经》中就记载了不少的肿瘤类疾病,如“症瘕”、“积聚”、“噎膈”、“乳岩”等。
癌原作“岩”,读yán。岩(巌、喦、嵒)岩这字是会意字(山、石象形字合成字),巌是形声字,喦、嵒是象形字。在我国八大方言的江浙话(我们这里,大致是沪、宁、杭地区吧)中,岩yán是读ái的。随着文字的变迁,归类,疾病的岩已作癌,是象形字嵒加病字头疒(疒读nè),说明癌是一种病,且是恶病(从造字上分析),字典上已不能完全解释现在医学中“癌”清楚了。
在西方,“cancer”(癌)一词的出现较“medicine”(医学)为早,“cancer”来源于crab(蟹),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
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沟通之处。此外,正式用“癌”来翻译“cancer”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处的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