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讲述一下四等水准的观测步骤及计算过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垂直竖立于两点的水准标尺的度数,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四等水准测量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项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其技术要求:视距不能超过100米,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3米,累计视距差不能超过10米,红黑面读数之不能超过3毫米,红黑面高差之差不能超过5毫米。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瞄准后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 后视距离=100×(下丝-上丝)
步骤2、瞄准前视标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前视距离=100×(下丝-上丝),① 视距差=后视距离-前视距离(其结果要小于3米,否则视距超限);② 视距离累计差=上站视距差+本站视距差(如果为第一站,则视距离累计差=视距差)(其结果要小于10米,否则超限);③黑面高差=前视黑面中丝读数-后视黑面中丝读数。
步骤3、瞄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①黑面与红面读数差=k+前视红面中丝-前视黑面中丝(其结果小于3毫米,否则超限)。
步骤4、瞄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如果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读数前还需要精平)计算:①黑面与红面读数差=k+后视红面中丝-后视黑面中丝(其结果小于3毫米,否则超限);②红面高差=前视红面中丝读数-后视红面中丝读数;③红黑面高差之差=黑面高差-红面高差(其结果要小于5毫米,否则超限)
④高差中数=((红面高差±100)+黑面高差)÷2(其结果单位为米)。如果这一站数据合格,这一站就测完了,可以搬站。下一站也是以上的观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