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落叶单纯地从生理上说,就是辣椒叶柄的基部组织与茎杆之间形成了一层离区,并因此与着生组织出现了自然分离脱落,而无机械损伤。造成辣椒落叶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非侵染性原因导致的落叶,也有侵染性病害导致的落叶,还有激素使用不当引起的落花落叶。因为侵染性和激素使用不当引起的落叶可以从病情上鉴别,所以本文将以非侵染性落叶为重点,多方面帮题主解析,说明可能导致辣椒落叶的原因,并给出防治建议。
辣椒非侵染性落叶,常常在冬季棚室和夏季露地栽培中,伴随落花和落果一起出现,是逆境下极为普遍的问题,严重影响辣椒的长势和产量。温度、光照、湿度、营养等都是可以影响到辣椒出现非侵染性落叶的外界因素。
具体说明如下:
温度
低温。辣椒在冬春季进行反季节栽培时,如果棚室温度太低,尤其是当棚室气温低于15℃,棚内土壤温度低于5℃时,辣椒的根系便会停止生长,进入逆境下的滞育期。如果这类问题连续多天出现,辣椒植株的 整个生理活动自然会受到影响,引起地上部分出现落叶、落花和落果。
高温。辣椒高温生理障碍,不仅会在夏季露地栽培中发生,冬春季反季节栽培时也可能出现。高温对辣椒的影响主要是根系发育不好,吸收功能减弱,植株呼吸消耗增加。不仅花器发育不全,子房容易枯萎,而且高温妨碍叶片光合作用,减少有机养料对花和幼果的供应,导致落花、落果。叶片本身也会在呼吸和蒸腾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加速出现生理反应。露地栽培辣椒在春末夏初,或大棚栽培辣椒在秋初,或露地辣椒在越夏过程中,当气温高于32℃以上,辣椒落叶和落花落果的数量会急剧增加。气温时常超过35℃,地温超过30℃,外加天气干旱或伴有夏季干热风时,辣椒落叶现象会很严重。
昼夜温差过小。正常生长的辣椒,适宜昼夜温差10——12℃,当昼夜温差小于8℃时,辣椒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发生紊乱,容易引起落叶、落花和落果。
光照
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对辣椒植株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幼苗期的辣椒光照不足,辣椒幼苗会生的纤细高挑,不易分枝。成株期的辣椒光照不足时,叶片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合成植株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本身植株生长变成弱势,自然会出现落叶、落花和落果现象。这种情况在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栽培辣椒时,如遇连阴雨雪天气,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容易发生。
湿度
辣椒属于半干旱性蔬菜,喜欢空气干燥而土壤湿润的环境,可以说既怕涝又怕旱。水分过多的土壤容易缺氧,导致辣椒根系呼吸和生长发育受阻,活力降低,吸收能力减弱,甚至可能沤根。辣椒怕涝,田间积水数小时就可使辣椒的根系窒息,叶片黄化脱落植株落花、落果,甚至整株死亡。相反,如果土壤长期缺水干旱,空气蒸发量大,也会抑制辣椒植株对肥水的需求,造成植株水分供应不协调,而形成落叶、落花和落果。
营养
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辣椒的生长发育。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辣椒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辣椒的花和果实营养不足或营养紊乱,导致落花、落果。微量元素镁、锌、硼等缺乏,则辣椒植株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落叶和落花、落果现象。
针对以上非侵害性外界因素导致的辣椒落叶,我的建议是:
生态防治
辣椒定植后,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5——28℃,晚上温度保持15——18℃,开花期最低15℃。夏季注意降温,不要超过30℃。
光照不足是导致辣椒落叶和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因此,冬春季要注意保持棚膜良好的透光性,增强光照,还可以在棚内安装专用的补光灯,在连阴天时补光。在棚内后山墙增设反光幕。夏季栽培时,最好使用遮阳网遮光,注意让植株尽快封垄,防止暴晒。
保持适宜温度,辣椒种植,一般要求空气湿度在55——65%,土壤湿润。连阴天时,也要注意在中午12时到下午2时期间,间隔性放风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水肥管理
适度浇水,不可过多或过少。定植前期注意控水控肥,促进根系生长。后期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膨大。夏季露地栽培,在发生落叶和落花时,应减少浇水。浇水时,尽量在傍晚进行,以控制地表温度。
定植后坐果前,不浇水追肥,控制营养生长。追肥时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进入盛花期、坐果期,果实迅速膨大,应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同时叶面喷施硼、镁、锌、铜、铁等微量元素肥。追肥时,可选择使用一些生物菌肥,增加辣椒产量,提高品质。
底肥要大量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追肥时增施钾肥,减少氮肥用量。按照氮磷钾需求比例1:0.5:1.31的比例平衡施用。定植后,可在开花时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及硼、镁等微量元素肥。
严重落叶和落花、落果时,可通过叶面补肥的方法增强辣椒的长势。可叶面喷施葡萄糖200倍溶液,或全营养叶面肥甲壳素1000倍液。
栽培管理
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等保护辣椒根系,减少病菌侵染机率。苗床管理上,要将覆膜的时间改在后半夜,待苗床热量散失后,再用黑色薄膜覆盖严密。深沟高畦或窄畦栽培,防止田间积水,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为辣椒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植株调整
改变传统,采用两行三丝的吊枝方法,以利于辣椒枝条向外扩展,避免枝条交叉重叠,空间郁闭。
及时疏除内膛枝。内膛枝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容易造成郁闭,导致消耗的营养大于制造的营养,得不偿失。
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两点,应当尽量把辣椒的吊绳弄松,增大辣椒枝条的开张角度,增加叶片的见光面积。
辣椒病毒病、叶斑病、白粉病、叶枯病、白星病、疫病、疮痂病等侵染性病害引起的落叶可在鉴别核实病害后,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这里只给出预防性用药建议:
选择晴好天气,在辣椒发棵完成现蕾前,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或0.3%的硫酸铜溶液,7——10天1次,连续使用2——3次。有实验表明,选择这种预防性用药,辣椒落叶病害很少或很轻。
关于辣椒的激素处理,建议采用下列方式:
开花之前,喷施20——25毫克/升矮壮素。抑制徒长。开花期喷施5毫克/升防落素和20毫克/升萘乙酸混合液,促使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提请注意的是,使用萘乙酸后,辣椒植株叶片会出现2——3天的曲叶现象,几天后可自行恢复。
防止低温或高温障碍引起的落叶、落花和落果,可于开花时使用3——4毫克/升的番茄灵溶液重点喷花。另外喷施氨基酸等对辣椒的保护性药剂。
辣椒生长期间,叶面喷施0.2——0.3%的硼酸或硼砂溶液,或0.3%硫酸锰锌溶液,可在补充微量元素,防止落叶的情况下,激活辣椒的某些成花激素,减少落花。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辣椒为什么会落叶?应该如何防治”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